最新发布

徐家良出席第八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2020-09-19浏览量:633

9月18日至20日,“慈展会”在深圳举行,主题为“聚焦精准扶贫,共创美好生活”。后扶贫时代的新征程下,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资源、开拓服务空间、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人社会服务道路上如何发展,突破传统、走向多元和革新供给模式?“后扶贫时代的社会创新”论坛邀请学术机构、基金会、社会创新枢纽组织、社会创新家共同讨论。

“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使命和责任。”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教授在进行“社会创新的原点、热点与痛点”主题演讲表示,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主体是“企业家”,但所有人都可以、应该参与到社会创新中。他欣喜看到,目前,通过社会各界的推动,社会创新出现了多个热点,在扶贫、乡村振兴、社区建设上出现众多初见成果的典型案例,社会创新与需求进一步对接,与数字技术相互促进,并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社会企业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有机结合,既有社会组织特征,也有企业的特征,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

但他同时也看到,社会创新存在不少痛点,包括法律与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主体力量相对弱小,社会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人仍安于现状、缺乏连续创新动力,社会创新目标相对杂乱、不清晰,对创新的客观性认识、动力、持续力、推广力不足,效果不尽人意等。此外,他还认为社会创新组织间合作太少,相互借力不够:“目前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87万7千多个,其中有的力量较大,有的力量较小,当下我们应该思考未来有没有可能产生新的组织方式,去推进新的观念价值、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关系等。” 

在强调社会创新要相互协调、突出重点、讲究方法、努力获得政府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他还强调要积极培育社会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们要有满腔的持续的热情,要有希望、勇气,要借力,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的力量结合起来,学会‘十个指头一起弹钢琴’。”

(本文来自广州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