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交大举行社会组织人才研修班开班仪式,廖鸿作第一讲

2014-07-24浏览量:328

7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与上海市静安区社会建设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社会组织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郑成良教授、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邓小冬分别致词。静安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陆颖主持,静安区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社会工作党委书记马建超介绍社会组织人才成长接力计划总体方案,为社会组织人才公益导师颁发了聘书。

郑成良副主任认为,交大与静安区之间的合作,一方面是对交大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战略的选择,反映出静安区对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视,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是人才队伍的建设。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此次研修班学员优秀,课程设计别开生面,体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三结合”共建多赢特点,对上海市特别是静安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廖鸿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组织发展变化情况,提出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廖鸿强调,当前社会组织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由社会管理迈向社会治理,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由单元主体向多元主体,由注重民生向兼顾民生与民主结合等方面的转变,迫切需要社会组织人才加强学习,尤其能够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培训。举办研修班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更新和政策创新的需要,而这次交大与静安区的合作可圈可点,本次研修班长达半年,每周一天,授课老师来自政界、学界和社会组织中的名流。他肯定了静安区打造社会组织2.0版积极探索的努力。

开班仪式后,廖鸿作第一次授课演讲,介绍了管理层政策创制情况,认为社会组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需要建设好的基础条件、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好的工作业绩、好的财务状况、好的班子队伍——“五好组织”。

廖鸿副局长对社会组织情况非常熟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妙语连珠,博得阵阵掌声和笑声。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主任徐家良教授主持了首次授课。

据悉,本次研修班将持续至今年年底,课程围绕第三部门管理、社会组织项目设计、第三部门营销、志愿服务、战略管理与发展、第三部门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资源动员等等主题开展系统培训。这次研修班旨在结合地方社会组织发展实际,拓展人才视野,更新发展观念,努力推进社会组织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学员来自上海静安区44家社会组织的优秀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是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设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研究基地"。

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副巡视员张大鸿、上海市社团局副局长贾勇、静安区社团局局长潘小玲、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曹友谊、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家良教授出席本次活动。

参加开班仪式和第一次讲座活动的还有上海市社工委、上海市社团局、黄浦区、金山区、杨浦区、浦东新区等各方面的领导和社会组织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