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7月10日电(记者 许婧)眼下中国所谓的“城市病”已从大城市扩散至中小城市,养老、垃圾污染、噪音......,让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胜其烦。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10日举办的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论坛上,与会专家提出,治理“城市病”,当下的城市科学研究不仅要有城市化或城市发展一般规律、深层本质等理论体系,也应该重视知识启蒙与人文理性。
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分析了中国城市研究的现状和城市科学基本问题与学科框架后提出,以“城市启蒙”推进人在城市中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当代城市科学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功能。
“首先要构建城市理性,发现人作为城市人的存在;其次要大胆使用城市智慧,破除城市化带来的蒙蔽与愚昧”,刘士林指出,城市的本质是文化,城市科学研究面临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时,应以人文科学为主导,因为后者直接关涉到社会实证范围之外更根本的价值与意义问题。
无可否认,城市生态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口爆炸和工业化的结果,使得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挑战。对中国而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车生泉同样认为,人文科学在治理城市生态时尤为重要。他主张,将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启动点之一,指导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所谓“海绵型”城市就是针对种种“城市病”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新路径,即转变依赖大规模水利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思路,探索城市以“生态呼吸”实现自我修复的途径,“这里必须重视人文理性与人文知识”。
对另一个饱受诟病的“城市病”——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指出,传统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大部分是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很少。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市民需求多元,社会组织在帮助困难人群、维护合法权益、提供行业标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服务供给主体由政府和企业的二元主体,逐步变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元的格局,将共同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徐家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