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成立暨国家治理与中国公益发展之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包兆龙图书馆A300报告厅圆满举行。此次成立大会暨论坛包括开幕式、主任院长论坛、四个分论坛及闭幕式,我们将陆续推出会议的精彩内容,供大家阅读和讨论。本篇为您呈现的是分论坛四的内容。
分论坛四主题:公益发展、企业家参与和社会创新
主 持 人:章晓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演讲嘉宾:
陈太勇(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
朱秋霞(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唐海燕(上海仁德基金会秘书长)
鲍 娜(北京仁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倪受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释大行(杭州建德广安禅寺住持)
俞志元(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好!非常荣幸主持今天最后一个分论坛,公益发展、企业家参与和社会创新,分论坛四更多关注的是怎么样把理想转化为现实,这涉及到谁是主体,谁来参与,怎么参与。
接下来有请分论坛第一位发言者,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陈太勇。
陈太勇: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公益同仁,还有我们法师,下午好!时间宝贵,讲三点。
第一点,祝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徐教授高瞻远瞩,提的是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不光研究中国公益,还要代表中国研究世界公益,甚至带领我们公益组织从中国走向国际。感谢徐老师给我们这个平台,希望从实务角度与学校、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
第二点,论坛的主题是公益发展和社会创新。实际上我原来在政府部门一直在参与执行这个项目,我们注册是海惠助贫服务中心。这虽然是个国内组织,但执行的是国际项目。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发展一定要有创新”,即项目创新和机构创新,我们创新从最早的依靠技术和物资到05年以后,开始有社区综合发展理念,把农业转换组织以及社区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整理进去,最后实现综合发展。现在我们帮助农民组织起来,生产也发展起来了。进一步要跟市场衔接起来,首先我们帮助农民脱贫起步,之后实现小康,所以要借助市场的力量,这是一个新的探讨。我们也探讨怎么打造价值链,探讨企业公益慈善前端作为一种软实力怎么跟企业合作。组织层面在品牌方面做创新,怎么把国际的转成本土的,也在做一些探讨。
第三点,怎么和企业家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给予资金,同时也需要他们提供指导,用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和智慧来帮助我们提升效益,提升水平。汇丰银行、达能集团等很多企业愿意跟我们合作,他们觉得项目做得很实在,很有公信力,企业也愿意合作。公益组织需要打造品牌来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同时,也要创新模式,让企业家更好参与。我们现在谈怎么样与市场对接,过去30年我们投入到全国150个县的资金是6千多万美元,需要企业来开发做品牌,形成公益良性循环!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谢谢!我听得特别有体会,我们怎么样把公益和企业家结合在一起,和市场对接,公益怎么和创意对接,怎么把国际经验转化为本土化的公益,我相信在推进农村扶贫,农村公益方面已经是大大走在前面,非常感谢!
接下来有请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朱秋霞!
朱秋霞:我们是2008年在上海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2014年我们是上海第一家从非公募转为公募的基金会,在中西部学校建立项目点,是一家用商业化模式运营的公益基金会。今天这个课题特别大,叫国家治理。我们参与了提供公共服务,因为筹资额9千多万中有25%来自各地县教育局的配资。
今天我们参与分论坛提到企业家的参与,我们一直对标美国的慈善行业,它们到19世纪后半叶主要是很多宗教人士在从事公益行业,这样的意义在于培养了公众的慈善文化,培育领导了这个行业团队,而且这个团队管理能力是可以传承的。再回过来看,下面一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有大量企业家、中产阶级参与公益事业,推动了公益事业大发展。NGO所有发展资金中有16.8%来自政府力量。
现在看中国,看上去中产阶级参与在公益里面,大的企业家也参与其中,同时看到政府在同步支持这个行业。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行业刚刚起来,而且发展非常不均匀,可能是局部的真理,比较中国这么大的环境,有这么大差别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再斟酌一下适用情况。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没有培育过慈善文化,我们看到前面路是蛮坎坷,徐院长成立这个研究院,特别在上海恰逢其时,成立研究院,从我个人角度,我提两点期待。
第一,徐家良教授提到研究院要成为国家的智库,然而有自主能力的NGO,也是需要外脑服务的。如果研究院这样的学术机构更多针对政府,在做服务的时候,可能忽略像我们这样需要智库的服务的NGO群体。
第二,希望公益研究走出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出行业的经验。我们在2014年孵化了一个互联网公募平台果堆,我们今年有500到600万的捐赠额,有13万人次的捐赠。我们可以对它的捐赠数据再挖掘,分析人们的捐赠行为,为什么这个人捐赠这个项目,为什么是这个时点,为什么是那个地点。可能一个行为找出来,对整个捐赠行业是很重要的。而挖掘到这样的行为是我们实践第一线的人所不知道的,需要借助行业里面的研究人员。因此我发出一个倡议,希望我们有研究力量的学者、专家,能够一起挖掘这样的数据,希望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开放数据。我们现在不是大数据,是小数据,但是我们是全数据,真的能完整的,倡议大家一起来研究。
我最后总结一下做为NGO公益人,有三个心态要时刻保持。一是要自律,二是要谦虚,三是要乐观。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她更多讲到公益事业创业既有企业的精神,还要有政府的作用以及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互动。
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上海仁德基金会秘书长唐海燕
唐海燕:今天话题关键词是公益发展、企业家参与和社会创新,我就从这些方面谈我工作实务中一些想法。
企业家参与这方面,我们现在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有几种形式,例如像真爱梦想就是企业提供的基金会,由非公募转成公募,也有很多企业关注CSR,社会责任这一领域。也有一些企业通过跟我们基金会合作,成立专项基金的方法来参与公益的发展。企业家的参与推动了公益的发展,对于公募基金会,资金捐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是通过资金支持的方法带动NGO的发展,让他们来实施项目,我们进行资金的监管和项目的管理,推动这个行业。
企业捐赠是基金会资金的重要的来源,当基金会遇到企业参与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觉得非常高兴,因为它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其实在工作当中常常遇到一些困扰,比如说企业家捐赠对于资金的主导,对于公益理解的不同。最近我们遇到一个案例,企业家说,我这个方案就是公益,我们评估说这是一个商业活动,但是企业说,你们这个思路仅仅停留在扶贫济困上面太狭隘,我们说公益你也要讲究产出,你要讲究社会效应,你是希望开一个音乐会,你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所以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在僵局当中,目前还是在谈这个事情。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公益和市场的区别在哪里。公益机构需要企业家的参与,但是也需要把握公益的初心,让公益归公益,让商业归商业。
另外一方面,我们觉得企业家也是有商业的视角,用商业的方法,用社会创新的方法,比如说现在社会企业解决社会问题,这样也是很好的,也是值得社会组织来学习的。但我们观察来讲,是不是说社会企业发展就是未来一个趋势,有些社会组织觉得碰到这个问题很激动,是不是我们都可以自我造血了,我们就不需要捐赠了,未来社会企业是不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其实我们在这里边也要做一个思考,公益发展它的基石和基础在哪里?这个可能是我们在企业家参与与社会创新方面需要做的一些思考。
这是我从实务中得出的一些分享,谢谢大家!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谢谢!接下来有请北京仁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鲍娜!
鲍娜:谢谢主持人!我想说三点。
第一是祝贺上海交大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第二是感谢徐家良教授作为我们基金会的监事,从成立之初就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我想分享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创新。
北京仁泽公益基金会从事大病捐助,我们实现的创新可以归结为:一是大病的常规化,比如说肿瘤。当大病变成一个不那么罕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传统的救助方式是不是还能应对普遍的情况?二是大病的慢性化。比如,肿瘤患者存活时间越来越长,无疑增加某些家庭的支付和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由此,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关于创新的问题。我们所从事的救助工作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大病救助,大病救助涉及费用昂贵的问题。柳叶刀发表了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城市癌症诊治方面的报告,报告依据中国15,000位患者从2012到2014年的经济负担数据,指出我国的报销率是远远不足的。到2012年为止,国家报销的基本药物目录只有24种抗肿瘤药物和一种止痛类药物。大量治疗中需要的药物费用居高不下。我们现在希望通过金融、保险的方式进行新的探索。
第二,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患者、医患,以及整个患者家庭,都普遍存在心理焦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病房游戏和心理关爱活动,整体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整体环境下,大病救助在公益领域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我们基金会期望挖掘在现象背后,寻找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法,并且通过可以推广的方式,把我们思考能够扩题出去,而不是进行简单救助。期待未来与上海交大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结合,进行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大病救助创新模式的发展,以更有效率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谢谢!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下面有请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倪受彬!
倪受彬:我是研究法律问题的,《慈善法》第54条涉及到慈善信托资金的投资问题。其规定慈善组织应当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慈善组织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三者以上同意,政府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不能用于投资,慈善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对慈善组织投资企业兼职和领取报酬,钱款规定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执行。
慈善组织对外投资的问题是国际上一个比较成熟的经验。慈善组织作为受托人,慈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可以获取利润和报酬。美国在慈善组织分层都有明确规定,打破原有的规定,慈善组织不能领取高的报酬,这个实际上是错的。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不得在慈善组织投资企业兼职领取报酬或不能从企业取得报酬,并不等于从投资企业利润中获得报酬。
英国慈善委员会慈善投资方案分四类,金融投资、回报性投资、项目相关的投资、混合目的投资。“慈善组织可以获得报酬”与“不能从投资企业中领取利润”,这是两个概念。
美国1972颁布机构基金统一管理法,第7章捐赠基金投资,所以在国外市场来说,并不是捐赠资金不能投资回报,实际上可以回报,公益本身定义不能说不可以投资回报,投资汇报获得利润不能像原来委托人或者它的组织成员分利,如果一个企业投资一家慈善基金会,他投资以后,这个企业不能说从投资人获得回报。信托公司如果不解决投资回报问题,不解决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分享投资利润,慈善组织在对外投资法上面还有分成问题,慈善可持续性走下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非常感谢倪院长的分享!下面有请杭州建德广安禅寺主持释大行!大家欢迎!
释大行:尊敬的徐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一个义工,在雨花斋服务,雨花斋平台主要是服务老年人。其中,一部分单亲空巢的老年人无法照顾自己的饮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先辈希望能帮助这群老人。5年前,我作为一名义工建了一间专门为老人提供午餐的免费餐厅。在徐教授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经营雨花斋已经超过5年了,700多家分店遍布,每一天来到雨花斋吃饭的老人有7万多人,空巢老人占一万多人。参与每一天服务的义工是低龄老人。每天1,2000多名义工服务这6万名老人、残疾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每天中午用餐人数达19.29万人,义工人数达1.2万人。
感谢徐教授!雨花斋是一个草根组织,我作为我出家人,没有资金,也没有研究的实力,所以我将精力放在慈善公益上。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动力源泉。当老人到一定的年纪,应该由晚辈给他们供养。作为一个出家人,当你知道你是在做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应该就有动力源泉!真正的光盘行动,除非你知道无声之物对我们多么重要,我们实践的动力是认识到所有有声无声之物的重要性,乃至人类和我们的关系,这就是老祖宗讲的伦理道德。一旦伦理能够恢复,我们的实践就有了动力。此外,实践离不开方法和技巧。
雨花斋是一个弘扬中华文化邻里之道的地方,对亲不能疏忽,要慈善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慈善外面的人。只有孝敬我们父母、老人后,才能谈回馈社会。由近向远,只有关爱对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才能谈社会慈善。
最后我相信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指导下,我们会走得更远,我们也期待着、祝福着以后的慈善之道,感谢大家的帮助!谢谢大家!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谢谢释主持给我们精彩的分享。接下来有请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俞志元博士!
俞志元: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徐家良教授的邀请,再次祝贺上海交大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我今天分享是关于公益组织和社会创新的一些最新研究的成果。
最近我非常关注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行业内,很多公益组织非常关注社会企业;另外一方面,在双创的环境中,社会创新本身也很热门,而公益组织其实是社会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说到社会创新,我认为社会创新就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创新的解决方式,能够使社会问题得到更加有效,更加完善的一个解决。
第一,我的关注点是关于什么样的条件促使了公益组织进行社会创新,公益组织又是如何进行创新的。我把公益组织的社会创新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我称之为服务模式的创新,即公益组织在社会服务、服务模式上推陈出新,比方说,传统的支教是大学生在寒假暑假开展的活动,但是支教2.0版本通过互联网远程支教,实现支教内容可持续发展。第二类创新是筹款领域,资金对于公益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筹款,包括组织众筹、体验式筹款等等。再比方说,像点赞网等,利用三方引资的方式,通过引入企业公益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由赞友对自己喜欢的公益项目点赞的话,企业就会对这个项目投入资金,企业获得的是一些公共宣传,产品的宣传,这样的话也解决了公益组织的资金的筹集的问题。第三类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也就是现在在公益领域提到的社会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像百特教育,由原来的公益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也有很多社会企业把理念纳入到自己的创新服务中,致力于根治社会问题,而不是施舍和怜悯,这表明了公益组织根治社会问题的决心和意愿。
第二,对可持续发展不断追求。很多问题的发生和起源不是一蹴而就,对于社会问题解决,也需要一个可持续的机制。
第三,关注赋能和充能,这个有很多案例,特别是一些助残的组织,通过赋能帮助残障人士。
创新和手段很重要。第一点是一定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和企业创新一样,公益组织在产品和服务研发方面,必须要专注于需求。第二,积极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助力。第三,社会企业往往缺少资源,如何整合资源、创造资源,通过网络的方式创造资源,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感谢!最后有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教授!大家欢迎!
康晓光:首先祝贺徐家良教授,祝贺上海交大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我们公益领域的研究院、研究所数量越来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不仅仅北京、上海、广州,全国各地也都在成立,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今天我们在这里,一方面是“有朋自远方来”,另外也是在一起“相濡以沫”。
我自己从2007年开始做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到今年成立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这10年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所大学里的公益研究院,它究竟要实现什么功能?我想来想去,还是那三个“传统”的功能: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是传道。我们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见“道”的重要性。那么公益之道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回答。中国有中国的公益之道,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公益之道,即使在中华民族内部也有派别,比如儒家有儒家独特的公益之道。实际上,在传道的时候,我们面临很多困惑:什么是道?要传什么样的道?在今天这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怎么样去发掘这些公益之道?怎么继往开来,把公益之道传承下去和发扬光大?这些都是非常重大的问题。
其次是授业。作为一个大学研究院,怎么去授业?我们公益领域直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学科体系,拿不出一套系统的公益教材。所以在这些方面,可谓任重道远。像上海交大,人民大学这样的所谓名校,到底应该怎么办?我想必须要在理论建设,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思考和努力,要将学科体系、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这些东西,跟公益领域的实践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当然,我们一定不能做成专业培训机构,不是说专业培训机构不好,而是说在定位上要有所区别,各司其职。所以说,怎么授业也是我们大学研究院面临的紧迫问题。
最后是解惑。现在有太多的“惑”需要解。整个国家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公益领域的创新也呈现出井喷式状态,特别是最近几年,可谓日新月异,发展势头特别迅猛。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普通公众、到公益从业者和参与者,从公益组织到政府,都是满脑子困惑,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且也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当然这很正常,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去探索、寻找答案。在这方面,我们做学术研究的人得天独厚,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去提出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真问题。但是我们在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方面还做得不太好。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是一群非常幸运的人。我们既然“占山为王”,就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既然“阴差阳错”地走上这样的道路,就要尽可能不辜负这个时代。我们都是同道,要真正扎根在公益领域中,一直往前走,一起把这个事业做好,为我们这个时代做出一点贡献。
我也是借今天这个机会做一点自我反思,把我这几年的感受跟各位交流分享一下。再次祝贺!谢谢大家!
主持人章晓懿教授:谢谢康教授不远千里来参加今天的活动。
感谢最后一个论坛的8位演讲者,有4位来自实践层面,还有1位来自宗教界,还有4位来自学术界,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公益、慈善、创新、企业、企业家、社会企业、筹资、管理、政府购买和政府的关系。刚才我们康教授对9年研究总结把我们公益事业定位6个字,传道、解惑、授业,最后总结4个字非常到位,任重道远,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可能今后要探讨的是公益之道是什么。最后感谢大家!
注:根据论坛速记稿整理,未经发言嘉宾本人审阅。